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浙江長興川步村滿庭花木深

   2015-12-13 774
核心提示:車子行駛在長興川步村的山路上,從村頭到村尾,所到之處,眼目所及,皆是花木的秀逸與艷麗:山上有花木,層層疊疊;院中有花木,簇簇叢叢;門前有花木,盆盆罐罐。形態(tài)各異的黑松、杜鵑、女貞等百類品種遍布,如同一個巨大的盆景公園。 川步村,這個位于長興龍山街道鳳凰山腳下的
        車子行駛在長興川步村的山路上,從村頭到村尾,所到之處,眼目所及,皆是花木的秀逸與艷麗:山上有花木,層層疊疊;院中有花木,簇簇叢叢;門前有花木,盆盆罐罐。形態(tài)各異的黑松 杜鵑、女貞等百類品種遍布,如同一個巨大的盆景公園。

    川步村,這個位于長興龍山街道鳳凰山腳下的浙北山村,在時代變遷中沒有隨波逐流,而是選擇種植盆景。在3年時間里,它從一個普通的山區(qū)小村發(fā)展成為擁有數萬盆盆景的小康之村。
 

    村莊與盆景,邂逅于2012年。那一年,受到房地產業(yè)下行影響,這個原本依靠傳統(tǒng)苗木產業(yè)的山村遇到了苗木難銷的狀況。而恰在此時,盆景在國內市場卻相當緊俏。那時川步村已有個別村民做起盆景生意,并且借著這股風越做越大。
 

    是繼續(xù)抱殘守缺,還是抓住盆景這個大市場?在一年里四處參觀考察之后,川步村村民有了答案。
 

    為了鼓勵村民發(fā)展盆景種植,2014年村里又召開了一次“盆景大會”,會上,村黨總支書記陳志年又一次做了慷慨激昂的動員。與此同時,村里專門制定了一份《萬盆花木進川步發(fā)展計劃》,承諾每盆盆景給予50元的補助。川步盆景,至此走上正軌。
 

    在村里的號召下,一些原先種植大型苗木和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到村里搞起了盆景種植,有著“盆景王”之稱的邵正良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邵正良家的一方院子里擺放著上百盆盆景,這些經由盤扎、剪輯得來的藝術品,僅一年就為他帶來了近20萬元的收入。
 

    從山洼灘澗上撿拾挖掘而來的枯木,在盆景種養(yǎng)之人的苦心經營下,來年便會枯木逢春?;虮闶刈荆蛴喝荽髿?,透過枝葉便能從中品味到匠人獨具的慧心。
 

    “一些盆景左右兩枝彎曲的角度,這些在書上沒有統(tǒng)一標準,都是根據不同花木的情況和自己感覺而來。”邵正良說,正是在一次次實踐中,已過不惑之年的他才對盆景有了更為深刻的感悟。
 

    在他看來,盆景所承載的不但是花木的風骨,也凝聚著創(chuàng)作者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與人生體驗。好盆需要養(yǎng)上幾十載,這其中很多技法,除了從書本上學來外,很多都是口傳心授或是自己用心感受而來。不僅如此,他還走遍長三角學習各家經驗,其盆景造型兼容并蓄浙派、徽派等的特點和技法,清秀古樸卻不失明快流暢。
 

    村中另一位盆景種植大戶唐建良,在長水公路一側修建了屬于他和盆景的清峰山莊,并且在里面做起了全新嘗試:把長興的楊梅樹做成盆景,讓更多的人買楊梅盆景回家。
 

    “在人們心中,盆景好像就是個奢侈品,我要做的就是改變這種狀況,讓盆景像發(fā)財樹一樣走入尋常人家。”至于另一半夢想,唐建良仍在努力,不過在徜徉了這片海洋之后,他似乎已經看準自己未來奮斗的方向。
 

    和唐建良一樣,川步村的300多戶盆景經營戶正經歷著從農民到外出創(chuàng)業(yè)打工,再到回鄉(xiāng)成為盆景藝人的角色轉變,他們在不斷學習和摸索。現在,如何提升川步村盆景的名聲,從而讓更多的川步盆景走到百姓院落中成了又一個橫亙在村民面前的問題。
 

    為了擴展盆景的銷售渠道,村里的大學生村官黃亮在“雙十一”購物節(jié)之后萌生了將川步盆景放上網的想法。與此同時,一個讓川步人心動的規(guī)劃正在逐漸成型。
 

    “我們打算將川步村的盆景產業(yè)與生態(tài)旅游相結合,利用長水公路沿線現有的優(yōu)勢發(fā)展一條‘庭院經濟’長廊,那么,盆景產業(yè)才能日益美和精。我們目前已經有這樣的計劃,并且正在逐步實施。”龍山街道經濟發(fā)展辦主任許繼鋒說,“明年,這也將成為我們農業(yè)為之努力的一塊工作內容。”
 

    也許是今冬天氣暖和,也許是邵正良照料得當,種在盆景里的高山杜鵑已經冒出了一個個花苞,即將在來年開春迎來全面綻放。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