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榆俗稱龍爪榆,其特點是粗枝短而扭曲,小枝卷曲而下垂,姿態(tài)十分優(yōu)美。此外垂榆還十分耐寒、耐干旱和瘠薄,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強,因此在綠化中應用十分廣泛。近年來,垂榆市場需求量很大,曾一度出現(xiàn)供不應求現(xiàn)象。
但垂榆播種繁殖后,常受其他榆樹花粉的影響而產(chǎn)生多種分化變異,造成枝條既不下垂也不彎曲,失去了原有的觀賞價值。為保持其優(yōu)良性狀,在養(yǎng)殖過程中多采用嫁接方法?,F(xiàn)將垂榆嫁接繁殖技術(shù)介紹如下:
1、砧木選擇:選取3至6年生的白榆大苗做砧木,要求生長健壯,干形良好,無病蟲害。在春季發(fā)芽前,按照要求高度在約2至2.5米處截去樹頭,橫截面直徑以2至5厘米為佳。
2、嫁接時間:在垂榆休眠末期,樹液開始流動前,采集垂榆植株外側(cè)冬芽飽滿、無病蟲害、粗為0.5至1厘米的一年生萌條,剪成長10至15厘米的小段,貯存在陰涼處,用濕沙培上,隨時觀察,注意保鮮,控制發(fā)育。
3、嫁接選用枝接法,具體操作時可用劈接法或插皮接法,但以劈接為佳。
劈接時間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宜。接穗帶2至3個芽,在基部用利刀削成3至5厘米長的楔形,使有芽的一側(cè)稍厚。再用利刀將砧木輕輕劈開,插入接穗,對準一側(cè)形成層,使接穗斜面高出砧木截面0.2厘米。
插皮接嫁接時間為5月上旬,在樹液流動,皮木分離時進行。它適用于砧木較粗的嫁接。
削接穗時在接穗下部芽背面削成長2至4厘米的斜面,然后在斜面兩側(cè)各削一刀,露出形成層。嫁接時用手捏開砧木形成層,使木質(zhì)部與皮層分離,將削好的接穗輕輕插入。要求接穗斜面露白0.2厘米,以利于成活。
根據(jù)砧木粗度不同,可嫁接1至4個接穗,接好后用塑料條將接口及砧木橫截面包嚴包緊,有條件的可以用塑料袋套住接穗,以提高成活率。
垂榆嫁接后的管理與養(yǎng)護注意事項:
嫁接后15天檢查,成活者可將砧木萌芽全部抹去,不成活者抹去砧木弱芽,保留3至5個壯芽,待下次補接。
成活苗一個月后解除包扎物,解除時一定選取陰天或晴天的傍晚,否則易造成剛放出的嫩芽不適應外界干熱氣候而死亡。
當接穗上的芽長至30厘米長后,就要開始有選擇地綁支撐物,防止大風刮折接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