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服務| 客服熱線:0527-83091818

綠了荒山,白了頭發(fā)

   2014-08-12 567
核心提示:綠了荒山,白了頭發(fā)。是二零一一年《感動中國》對楊善洲老人的頒獎詞,他衣著簡樸、粗茶淡飯,他曾是云南保山市地委書記,他貧窮卻又富有著,窮的是一生兩袖清風、沒有任何積蓄
     “綠了荒山,白了頭發(fā)。”是二零一一年《感動中國》對楊善洲老人的頒獎詞,他衣著簡樸、粗茶淡飯,他曾是云南保山市地委書記,他貧窮卻又富有著,窮的是一生兩袖清風、沒有任何積蓄,富的是一顆執(zhí)著造林、生命不息、服務不停的心。這位“草鞋書記”,用前半生捍衛(wèi)了一位共產(chǎn)黨員的忠貞不渝,又用后半生神話了大涼山的荒蕪。這份對綠的堅守、這份對綠的執(zhí)著,感動了你我也感動了中國。

     “愚公能移山,我也能讓荒山長出樹來。”是八十一歲老人鄒連英立下的誓言,十八年來她造林六千五百畝、栽樹八百萬余株,她曾為建造林場而傾家蕩產(chǎn)、她擁有千萬林產(chǎn),卻吝惜每一顆樹。瘦弱的身軀、滿頭的白發(fā)、卻使沉睡了多年的荒山重新綠了。她說:“看見這些樹就像看見自己的孩子,”她用愛澆灌著這片如兒女般的綠。

     哈吉要拉,一位哈薩克老人,八十二歲,二十多年一直義務植樹,“森林爺爺”是當?shù)厝速x予他的稱號。單薄、瘦弱的背影后是他手里緊握的鐵鍬,他用它種下了一片又一片的綠。

     在中國這個總森林資源不足,分布不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四分之一的國家,還有很多像楊善洲、鄒連英、哈吉要拉一樣的人,他們雖白了頭發(fā),卻綠了荒山,美了中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他們不求回報的幸福了一方百姓,同時也將這種精神傳播在中國的大地上,中國是多么的需要更多像他們一樣播撒綠、傳播愛的人??!而在經(jīng)濟利益驅使下的今天,人類更趨向選擇的是忽略這種正能量、這種無私的愛,更多關注在如何砍伐和破壞森林資源上,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嚴重失衡,珍惜瀕危物種的不斷滅絕,隨著這種滅絕,或許多年后的某一天,我們會被自己毀滅掉,會在看不見光的天空下行走,在沙塵狂舞的街道里相撞,在僅剩的最后一滴水前拼命的廝殺。那時的我們站在死亡與恐懼的邊緣,會是多么的懷念,曾經(jīng)那片兒藍天、白云、微風和草原。只希望自然能寬恕人類現(xiàn)如今這種種的破壞行為,人類快些從自然的反擊中頓然醒悟,為自己、為后代能有一個良好的延續(xù)而努力。

     想想很多年前,我們多快樂,我們從不掏錢旅游,因為美景隨處可見,想想很多年前,我們從不抬頭望天,因為還不知道什么是濃重的霧霾,想想很多年前,我們可以隨處肆飲,因為水源從未污染,而在看看多年后的現(xiàn)在,我們不得不思考,它們都去哪兒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地球上千千萬萬的物種,它們的顏色、形狀、味道千奇百怪、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是被需要的,而不是用來破壞的,它們是一條龐大聯(lián)系著的生物圈、食物鏈,有效的維系著生態(tài)的平衡,假如某一天,平衡失調(diào)了,沒有了陽光、空氣和水分,那還會有你我嗎?你又是否曾想過,身為高級動物的我們不也是這鏈條里的一員嗎?

     地球用它寬廣的胸懷,容納這世間的千奇百物,無償?shù)馁x予給人類那些不可或缺的美好,而人類卻在不停的制造垃圾、浪費資源,也許不久將會是一場重大的浩劫。為了我們的明天,請伸出你我的雙手,播撒下綠,成長起愛,讓我們擔負起那些白了頭發(fā)、綠了荒山人的堅守與執(zhí)著。(轉自中國園林網(wǎng))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園林知識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知識
點擊排行